资源有限,循环无限,地球是我家,人人都爱它
【涤纶成纺织出口增长“独苗” 七月增速恐回落】华瑞信息资深分析师袁媛对财联社记者说,“今年1-5月份涤纶长丝和短纤出口比较好,长丝出口量同比增长了31%,短纤增长27%。原因是印度BIS认证影响下,厂商提前赶量,此因素的影响大概率只能延续到6月;另外今年大厂也在积极扩展海外市场,出口表现明显比较好。”
上半年纺织服装产业链冷热交替,纺织服装出口下降,化纤出口成为增长独苗,主要为涤纶长丝、短纤的增长。
华瑞信息资深分析师袁媛对财联社记者说,“今年1-5月份涤纶长丝和短纤出口比较好,长丝出口量同比增长了31%,短纤增长27%。原因是印度BIS认证影响下,厂商提前赶量,此因素的影响大概率只能延续到6月;另外今年大厂也在积极扩展海外市场,出口表现明显比较好。”
印度针对涤纶长丝实行BIS强制性认证的消息在业内盛传已久,目前业内认为今年7月份开始对涤纶POY、FDY、工业丝执行,由于申请认证的不确定性,不少厂商选择提前出货来应对。
提前出货很大程度上提振了中印的涤纶贸易,袁媛提到,去年1-5月份涤纶的出口前三名国家是越南、巴基斯坦、土耳其,印度居于第7位,份额只有5%,而今年1、2、5月的出口第一都是印度,1-5月份合计的份额在13%,排名第一。
另外,根据海关数据统计,今年1-5月涤纶长丝、短纤出口量增长51.6万吨,同比增长30%;出口到印度的涤纶长丝、短纤增加19.4万吨,同比增长219%。仅印度的出口增量就占据整体涤纶出口增量的38%左右,单独涤纶长丝的增量占比达到46%。
卓创资讯聚酯分析师翟新宇同样向财联社记者提到了印度BIS带来的需求前置,“7月之后(出口量)可能会环比回落一些,出口其他国家的(数量)变化不大。”
纺织服装订单正在逐步流向东南亚国家,越南、孟加拉国的出口势头强劲。其中很多来自中国企业的主动转移,主要出于关税、环保政策、产业转型升级、劳动力成本等多方考量。但作为纺服的原料,涤纶等化纤产品的产能尚未大量向海外转移。
翟新宇提到,未来国内化纤产品趋势是出口,国外化纤下游的投产增速很高,化纤产品需求缺口也逐步扩大。同时国内产能扩张不断,需要更多的市场。
化纤龙头企业近两年在海外的布局,以上游延伸为主,例如新凤鸣(603225.SH)与桐昆股份(601233.SH)两大涤纶巨头在6月26日公告,计划启动印尼北加炼化一体化项目,项目报批总投资86.24亿美元,生产包括成品油、对二甲苯(PX)等涤纶上游产品。
新凤鸣在公告中提到,“印尼投资炼化项目不是产业转移而是产业链延伸,是为了国内涤纶长丝主业更好的发展壮大,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做出更大贡献。”
同样,恒逸石化(000703.SZ)也是海外建设上游炼厂、国内扩建下游,其在文莱的炼化厂生产炼油产品以及PX、苯等化工品,文莱二期也在建设中。
从出口价格来看,袁媛表示,国内涤纶生产效率高,产业链配套全,最终体现为价格优势;今年由于上游原料降价,涤纶价格也相应降低。
目前海外对中国纺织原料的依赖度较高,但业内依然担忧下游需求能否改善,即欧美市场去库存进展以及国内纺织服装品的出口变化。海关数据显示,1-5月中国纺织服装品累计出口1182亿美元,同比下降5.3%,其中纺织品同比下降9.4%,服装同比下降1.0%。5月当月纺织品同比下降14.1%,服装下降12.4%。
文章来源: 财联社